【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随着学期的临近尾声,六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本学年最后一次重要的学习检验——期末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以下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并附有完整答案,供学生参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眷恋(juàn liàn)
B. 倔强(juè jiàng)
C. 憧憬(chōng jǐng)
D. 酝酿(yùn niàng)
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意思是:
A. 绿色
B. 绿化
C. 变绿
D. 绿色的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
B. 我们班的同学都愿意帮助别人。
C. 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非常勤奋。
D.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4. “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下一句是:
A. 学海无涯苦作舟
B. 学海无涯乐作舟
C. 学海无涯志作舟
D. 学海无涯勇作舟
5. 下列哪一项不是《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内容?
A. 闰土讲雪地捕鸟
B. 闰土讲海边拾贝
C. 闰土讲看瓜刺猹
D. 闰土讲学校生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草原》一课中,“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______》。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______》。
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毛泽东写的诗句,其中“人间正道”指的是______。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的是______。
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______。
6.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______》。
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______。
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张若虚的《______》。
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苏轼的《______》。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写的诗句,表达了他对______的忠诚。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来了,天空湛蓝,白云飘逸。田野里,金黄的稻谷成熟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果园里,苹果红彤彤的,柿子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孩子们在田间奔跑,欢笑声回荡在空中。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1. 短文描写了哪些景物?(4分)
2. 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请写出两个。(4分)
3.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4. 你认为“丰收的季节”和“充满希望的季节”之间有什么联系?(8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
- 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 语言通顺,结构清晰;
- 字数不少于400字。
五、附加题(10分)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词语:秋风、落叶、桂花香、校园、回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A
5. D
二、填空题
1. 敕勒歌
2. 老子
3. 正义
4. 西湖
5. 多读书、多实践
6. 《长歌行》
7.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8. 春江花月夜
9. 题西林壁
10. 国家
三、阅读理解
1. 空气、田野、果园、孩子、欢笑
2. 苹果红彤彤的、柿子像小灯笼
3. 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4. 丰收意味着努力后的回报,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四、作文(略)
五、附加题(略)
通过这份试卷的练习,可以帮助六年级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提升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