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唐太宗论弓原文翻译

2025-08-03 00:31:50

问题描述:

唐太宗论弓原文翻译,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00:31:50

唐太宗论弓原文翻译】《唐太宗论弓》是唐代史书《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则故事,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之间关于“弓”的对话。这则故事虽短,却寓意深刻,体现了唐太宗对人才、能力与责任的深刻理解。

原文如下:

> 太宗尝谓侍臣曰:“弓虽劲而不能及远,其故何也?”

> 对曰:“木不精。”

> 太宗曰:“然。夫弓之强弱,非独在木也,亦在匠人之手。若匠人不善,则虽良木,亦不能成良弓。人之才,亦犹是也。”

翻译如下:

唐太宗曾经对身边的臣子说:“弓虽然强劲,但射不到远处,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回答说:“是因为木材不够好。”

唐太宗说:“对。弓的强弱,不仅仅在于木材的好坏,也在于工匠的手艺。如果工匠不擅长,即使有好的木材,也不能制成一把好弓。人的才能,也是这样啊。”

解读与启示:

这段话表面上讲的是制弓的道理,实际上是在借物喻人,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唐太宗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他本身的天赋或资质,还与他所接受的培养、指导以及自身努力密切相关。就像一张好弓,需要优质的材料和高超的工艺,一个优秀的人才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引导。

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深知治国之道在于用人。他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主张“唯才是举”,并鼓励臣子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这种思想在他的治国理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结语:

《唐太宗论弓》虽是一则简短的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做弓还是做人,都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与技艺的提升。只有将天赋与努力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