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熟悉主要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理解小说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其审美鉴赏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集神话、寓言、讽刺于一体的长篇小说。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内涵。本课将重点讲解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章节,让学生感受其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并思考其中所反映的人性弱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可能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降低难度,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历程;
难点:探讨《西游记》背后隐藏的社会寓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动画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问:“大家知道这段视频讲的是谁吗?”引出课题——《西游记》。
(二)讲授新知
1. 介绍作者吴承恩及相关背景知识。
2. 讲述孙悟空的出身故事,强调他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3. 分析“大闹天宫”这一情节,讨论孙悟空为何敢于挑战权威。
4. 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我们应如何面对挫折。
(三)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唐僧、猪八戒等其他角色,再现经典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印象,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最后强调,《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强的小说,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西游记》原著中另外几个精彩章节,并写下读后感。
2. 查找资料了解《西游记》在国外的影响,准备下节课汇报交流。
七、板书设计
《西游记》教案
吴承恩
孙悟空
大闹天宫
勇敢无畏
人性弱点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设计方案,希望能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