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标志着明朝的正式灭亡。然而,同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的军队,清军顺势进入中原,逐渐取代了明朝的地位。尽管如此,清朝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仍然面临来自南明政权以及其他反清势力的抵抗。
直到1683年,清朝消灭了最后一个南明残余势力——郑克塽领导的台湾郑氏政权,才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因此,明末清初这一过渡时期的结束时间可以大致定为1683年。
需要注意的是,“明末清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划分,它还涵盖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例如,这一时期出现了思想领域的活跃,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批判性思考;同时,由于战乱和人口迁移,社会经济也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与恢复的过程。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