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所指是什么意思】“千夫所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意思是:被一千个人所指责、唾骂。形容一个人行为不端,众叛亲离,遭到广泛的谴责和反对。
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道德败坏、行为恶劣、失去群众支持的人,强调的是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和集体的否定态度。
一、
“千夫所指”原意是“一千个人所指向”,后来引申为“被众人指责、唾弃”。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品行不端或行为不当,而受到广泛的社会谴责。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负面评价色彩,常用于文学、新闻报道或日常交流中,以表达对某些人的不满或批评。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千夫所指 |
出处 | 《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
原意 | 被一千个人所指责、唾骂 |
引申义 | 形容因行为不端而遭到广泛谴责 |
使用场景 | 批评、讽刺、文学、新闻等场合 |
情感色彩 | 负面 |
近义词 | 众矢之的、万人唾骂 |
反义词 | 人人称赞、口碑良好 |
用法示例 | 他作风不正,早已千夫所指。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写作或口语中,“千夫所指”可以用来强调某人行为恶劣、缺乏道德底线,但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语气过于严厉或刻薄。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千夫所指”的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