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一、说明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自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加以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在这一概念中,“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或全盘否定,而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旧事物中消极、落后部分的摒弃,同时保留其积极、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扬弃”(德语:Aufhebung)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术语,它既包含“扬”(即保留、提升)又包含“弃”(即摒弃、超越)。因此,“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意味着,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不是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在继承和改造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
这种否定方式体现了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它强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否定观。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含义 | 特点 | 与传统否定的区别 |
辩证法的否定 | 在事物发展中,对旧事物的消极因素进行否定,同时保留其积极因素 | 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创造性 | 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有选择性的舍弃 |
扬弃 | 包含“扬”(保留、提升)和“弃”(摒弃、超越)的双重含义 | 强调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 | 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矛盾的统一 |
否定的性质 | 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否定 | 强调事物内部矛盾推动发展 | 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不同,后者往往片面或绝对 |
发展方向 | 推动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 | 体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强调新旧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
三、结语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不仅是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变化时,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旧事物,既要看到其局限性,也要认识到其价值所在,从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