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释和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与白居易(字乐天)的一次宴会上所作的诗,用以回应对方的赠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是刘禹锡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注释
1. 巴山楚水:泛指诗人被贬谪的西南地区,如四川、湖北一带。
2. 二十三年: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至朗州(今湖南常德)等地,前后共二十三年。
3. 弃置身:被抛弃在边远之地,形容处境孤寂。
4.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借典故表达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5. 烂柯人:出自《述异记》,讲的是王质观棋,一局未终,斧柄已朽,回到家中已历数十年。比喻时间流逝、人事变迁。
6. 沉舟侧畔千帆过:比喻自己虽遭贬谪,但他人仍在前进。
7. 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虽枯,但春天仍会到来,寓意新生与希望。
8. 暂凭杯酒长精神:暂时借酒提神,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坚定信念。
三、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点明了诗人长期被贬的境遇,情感深沉,语调低沉。然而,这种沉重并未压垮诗人,反而成为他内心坚韧的见证。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通过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既有对旧友的思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复杂而真实。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全诗的亮点。诗人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虽然自己如“沉舟”“病树”,但周围却有“千帆过”“万木春”,象征着新事物不断涌现,充满生机。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观察,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和不屈的精神。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则是在回应白居易的赠诗,表达了诗人愿意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哪怕只是短暂地借助酒意来振奋精神,也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四、总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刘禹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长期被贬的苦闷,又以开阔的胸怀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与不屈的精神,堪称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