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赵州桥的基本概况,包括建造时间、地点、设计者、结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观察赵州桥的构造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者的智慧体现。
-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其科学价值。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赵州桥图片、视频资料)
- 教材《赵州桥》
- 学生预习任务单
- 相关拓展资料(如李春的生平简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赵州桥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桥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对赵州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 找出文中提到的赵州桥的建造时间、地点、设计者等基本信息。
- 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内容,重点讲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 桥身的设计: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拱,减轻了桥身重量。
- 拱形桥的设计:既坚固又节省材料,同时便于通行。
- 建筑艺术: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4.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赵州桥为什么能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
-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如何改进赵州桥的设计?
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和补充。
5.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现代桥梁建设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比古今桥梁技术的发展,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 总结提升,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赵州桥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介绍赵州桥的特点和你的感受。
- 收集更多关于中国古桥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
赵州桥
一、基本概况
- 时间:隋朝
- 地点:河北赵县
- 设计者:李春
二、结构特点
- 无桥墩,单孔拱桥
- 拱形设计,坚固耐用
三、历史价值
- 世界著名石拱桥
-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赵州桥的相关知识。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多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