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团结群众、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如何让党支部的工作更具特色、更接地气,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课题。
“党支部特色做”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能有效提升党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首先,“特色做”需要立足于实际。每个党支部所处的环境、面对的群体、承担的任务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经验。要深入调研,了解党员和群众的真实需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例如,在农村党支部中,可以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开展工作;在机关单位,则可以聚焦作风建设、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
其次,“特色做”要注重创新。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往往较为单一,容易流于形式。而通过引入新思路、新方法,如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可以让党建工作更加生动、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党建”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覆盖面。
再次,“特色做”离不开党员的积极参与。党支部是党员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只有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可以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活动等方式,激发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让每位党员都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最后,“特色做”要坚持久久为功。党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持续用力。党支部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定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确保特色做法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总之,“党支部特色做”不仅是对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突破,更是新时代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务实推进,才能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