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课文翻译
在古代的智慧中,有一句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出自《孟子》,意为拥有正道的人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而失去正道的人则会孤立无援。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翻译与解读: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自然的时机不如地理的优势,地理的优势又不如人心的和谐。
解读:此句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即使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没有团结一致的人心,也难以取得成功。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即使是方圆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如果四面围攻却不能取胜。
解读:说明即使占据有利的地势,若缺乏正义的理由和人心的支持,也无法轻易获胜。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那些四面围攻的军队,必定得到了很好的天时条件;但仍然无法取胜,这表明天时比不上地利。
解读:再次突出地利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天时虽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储备不是不多;(守城方)放弃城池离开,这说明地利比不上人和。
解读:此句明确指出,即便具备一切物质条件,没有人心的凝聚,依然可能导致失败。
总结:全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人和”对于成功的关键作用。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道德、遵循正义原则,并争取广泛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爱、正义以及社会和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