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样癌2例的诊治
阴囊湿疹样癌(Paget病)是一种罕见但重要的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容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导致误诊或延误治疗。本文报告了两例阴囊湿疹样癌的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总结诊疗经验。
病例一
患者男性,58岁,因“阴囊部位瘙痒伴渗出3个月”入院。患者自述发病以来症状逐渐加重,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糜烂及结痂,伴有明显瘙痒感。体格检查显示阴囊皮肤呈弥漫性红肿,表面有渗液及结痂,边界不清。初步考虑为湿疹或真菌感染,给予抗过敏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了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显示表皮内Paget细胞阳性,结合免疫组化分析确认为阴囊湿疹样癌。随后制定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病灶切除术及术后放疗。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迹象。
病例二
患者男性,67岁,因“阴囊区域持续性溃疡1年”就诊。患者曾多次在外院接受抗生素及激素治疗,但病情始终未能缓解。入院时观察到阴囊皮肤存在顽固性溃疡,边缘隆起,基底硬韧,周围皮肤呈暗红色。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可能性。
通过再次活检确诊为阴囊湿疹样癌。鉴于病变范围较大且已侵犯深层组织,决定实施扩大切除术,并在术后辅以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目前患者已完成第一阶段治疗,症状显著减轻,后续将继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讨论
阴囊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癌,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其典型表现为阴囊部位慢性炎症性改变,如红斑、渗出、溃疡等,极易被误诊为普通湿疹或感染性疾病。因此,在面对长期不愈合的皮肤损害时,应高度警惕此病可能。
对于确诊后的治疗策略,早期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进展。此外,根据病变程度及患者具体情况,还可联合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以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风险。同时,定期随访也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总之,阴囊湿疹样癌虽然少见,但其危害不容忽视。只有加强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规范诊疗流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实现最佳预后效果。希望本案例分享能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