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败事有余的前一句

2025-11-19 08:51:33

问题描述:

败事有余的前一句,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9 08:51:33

败事有余的前一句】“败事有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成功,甚至导致失败,但其背后还有一句更完整的表达。这句成语的完整说法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意思是说这个人既不能把事情做成,又常常把事情搞砸,结果只会带来坏处。

下面是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详细解析,包括出处、含义、用法及例句等内容,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全称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拼音 chéng shì bù zú, bài shì yǒu yú
出处 《红楼梦》中曾有类似表达,但常见于民间俗语和现代汉语中
含义 指一个人既不能把事情做好,又常常把事情搞砸,结果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用法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能力不足却喜欢插手的人
近义词 无能为力、庸人误事、弄巧成拙
反义词 能干、胜任、办事得力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但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尤其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常见。它可能是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一说法的简化或口语化表达。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缺乏能力、责任心和判断力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无法完成任务,反而会制造麻烦,影响团队或组织的效率。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工作场合 这个新来的同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大家都很头疼。
家庭生活 他总是想帮忙,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搞得家里一团糟。
朋友之间 你别总想着插手,不然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四、总结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一句带有批评意味的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做事上的无能与破坏性。它的前一句是“成事不足”,后一句是“败事有余”,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用来形容那些既不能把事情做好,又常常把事情搞砸的人。

通过了解这句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避免成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

备注: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了语言学知识与实际使用场景,旨在提供准确、易懂的信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