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翻译】一、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出自《战国策·齐策四》,讲述的是齐国贵族孟尝君在门下宾客众多的情况下,为了了解每位门客的才能与志向,亲自发布文告,询问门下宾客的才能和意愿。这一事件反映了孟尝君善于用人、广纳贤才的作风,也体现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活跃与社会风气。
原文中,孟尝君通过“出记”(即发布文书)的方式,让门下宾客表达自己的能力和志向,以便更好地安排他们的职务和任务。这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 后来,孟尝君发布文书,询问门下的各位宾客 |
曰:“诸客能为我求得秦王所爱美人者,吾将厚报之。” | 说:“各位宾客中谁能为我找到秦国君主所宠爱的美人,我就重重地报答他。” |
门下有冯谖者,负其志,未尝一言。 | 门下有叫冯谖的人,心怀大志,从未说过一句话。 |
孟尝君曰:“客何能?” | 孟尝君问:“宾客有什么才能?” |
曰:“无所能。” | 回答:“没有什么才能。” |
孟尝君笑而遣之。 | 孟尝君笑着打发了他。 |
后数月,孟尝君使人视冯谖,见其无事,又不读书,乃以书责之。 | 过了几个月,孟尝君派人去看望冯谖,发现他没事做,也不读书,于是写信责备他。 |
冯谖乃上书,自陈曰:“臣闻君好士,故来投奔,愿为门下客。” | 冯谖于是上书,自我陈述道:“我听说您喜欢士人,所以前来投奔,希望能成为您的门客。” |
孟尝君复问曰:“客何能?” | 孟尝君再次问:“你有什么才能?” |
曰:“无所能。” | 回答:“没有什么才能。” |
孟尝君曰:“然则何以自托于门下?” | 孟尝君说:“既然这样,你凭什么依附在门下?” |
曰:“臣有长者之志,愿为君收债于薛。” | 回答:“我有远大的志向,愿意为您到薛地收债。” |
孟尝君笑曰:“诺。” | 孟尝君笑着说:“好。” |
三、内容分析
这段文字展示了孟尝君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冯谖的隐忍与远见。虽然一开始冯谖显得无能,但他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也说明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以及真正的才能往往需要时间去验证。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四》 |
主题 | 孟尝君选拔人才、冯谖展现才能 |
核心思想 | 知人善任、隐藏才能、实践检验 |
人物 | 孟尝君、冯谖 |
启示 | 表面无能未必真无能,真正的能力需要机会展示 |
如需进一步探讨冯谖的智慧或孟尝君的用人之道,可继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