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篇著名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婴(字平仲)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凭借智慧与言辞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智慧与气节。
一、
《晏子使楚》主要讲述了晏子作为齐国使者前往楚国,遭到楚王的轻视与刁难。楚王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侮辱晏子,但晏子以机智的语言和逻辑,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楚王无言以对,最终赢得尊重。整个故事展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才能,也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去。 |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 晏子不肯进去,说:“出使狗国的人应该从狗门进去,如今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 |
辞令既往,楚王问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 说完话后,楚王问:“齐国没有人吗?竟然派你来当使者?” |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晏子回答:“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三百个街坊,人们举起衣袖可以遮住阳光,洒下的汗水像下雨一样,肩并肩、脚踩脚地站着,怎么会没人呢?” |
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来?” |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使楚矣。” | 晏子回答:“齐国派遣使者,各有不同的任务。贤能的人被派去见贤明的君主,不贤能的人被派去见不贤明的君主。我最不贤能,所以被派到楚国来了。” |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三、总结
《晏子使楚》不仅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更是一篇展现外交智慧的经典之作。晏子在面对楚王的挑衅时,没有正面冲突,而是用巧妙的言辞和逻辑进行反驳,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避免了不必要的争端。这篇文章语言精炼,寓意深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学习。
通过这篇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智慧与修养往往比力量更重要;在国家交往中,言辞与策略同样决定成败。晏子的言行,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