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学而不厌成语典故

2025-08-28 05:53:19

问题描述:

学而不厌成语典故,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8 05:53:19

学而不厌成语典故】“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学习态度和教学精神的自述。其中“学而不厌”意指学习时永不感到满足,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和热情。

在古代,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乐于探索的精神状态。它不仅体现了儒家提倡的学习理念,也成为了后世学者追求知识、不断进步的重要精神指引。

成语解析

词语 出处 拼音 释义 引申义
学而不厌 《论语·述而》 xué ér bù yàn 学习而不感到厌倦 持续学习、永不满足
成语结构 偏正结构 - - -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 - - -
近义词 学无止境、孜孜不倦 - - -
反义词 好逸恶劳、浅尝辄止 - - -

典故来源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学而不厌”,是他对自身学习态度的总结。他认为,真正的学习者应当保持谦逊与进取之心,不断充实自己,而不是因为困难或乏味而放弃。

在古代,许多文人学者都以“学而不厌”为人生信条。如东汉时期的王充,一生博览群书,著有《论衡》,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又如宋代的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认为学习应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这也体现了“学而不厌”的精神。

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学而不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无论是在职场、教育还是个人成长中,“学而不厌”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力。

同时,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学习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功利目的,而应是一种内在的追求和享受。只有真正热爱学习的人,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行。

总结

“学而不厌”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治学态度,更是现代人面对快速变化世界的一种积极应对方式。它倡导的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人们在知识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持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学而不厌
出处 《论语·述而》
含义 学习时不感到厌倦,持续求知
用法 描述学习态度
现代意义 鼓励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通过了解“学而不厌”的出处与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学习的态度,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行而不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