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造价工程师】2018年,是中国建设工程领域持续发展的一年,注册造价工程师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力量,在推动项目成本控制、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年,随着国家对工程造价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制度也进一步完善。
一、考试情况总结
2018年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分为“基础理论”与“专业实务”两部分,考生需通过两门科目才能取得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涵盖工程经济学、工程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等多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考试科目 | 考试时间 | 报名人数(万人) | 合格人数(万人) | 合格率 |
| 基础理论 | 2018年10月 | 35.6 | 12.4 | 34.8% |
| 专业实务 | 2018年10月 | 32.8 | 9.7 | 29.6% |
从数据来看,2018年考试整体通过率较前一年略有下降,反映出考试难度有所提升,同时也说明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更加严格。
二、政策背景
2018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多项政策,加强对工程造价行业的监管。例如,《关于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全过程造价管理,提升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此外,2018年还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造价工程师注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注册信息的电子化、透明化管理,提高了行业监管效率。
三、行业发展现状
2018年,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建筑业税收结构发生变化,对工程造价的计税方式也带来了影响。造价工程师在项目预算、结算、审计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同时,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逐步推广,工程造价工作也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BIM技能的造价工程师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四、备考建议
对于有意报考2018年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生,建议提前规划复习时间,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工程经济、工程计价等核心内容。同时,关注政策动态,了解最新法规变化,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此外,参加正规培训机构或加入学习小组,可以有效提升备考效率,增强实战经验。
结语:
2018年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不仅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个行业规范发展的推动。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技术手段的更新,未来造价工程师的职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