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道字的成语】在汉语中,“道”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它不仅表示“道路”,还常用来表达“道理”、“方法”、“学说”等含义。因此,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了“道”字,这些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道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一、常见带“道”字的成语总结
|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 道听途说 | 在路上听来的消息,未经证实的消息。 | 《汉书·艺文志》 |
| 朝三暮四 |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 《庄子·齐物论》 |
| 言归正传 | 回到主题或正题上。 | 常用于叙述中过渡 |
| 一针见血 |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 现代常用 |
| 以德报怨 | 用恩惠回报仇怨。 | 《论语·宪问》 |
| 道貌岸然 | 外表严肃正经,内心却并非如此。 | 现代常用 |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比喻正义与邪恶的力量不断较量,邪恶势力常占上风。 | 佛教典故 |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志向不同的人不能合作。 | 《论语·卫灵公》 |
| 道路以目 | 形容百姓不敢说话,只能用眼神交流。 | 《左传》 |
| 问道于盲 |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不懂的人请教。 | 现代常用 |
二、总结
以上这些成语都含有“道”字,它们有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如《论语》、《庄子》,有的则是现代常用的俗语。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古人对社会、人生、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使用这些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同时,了解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含义,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
通过整理这些带“道”字的成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汉语的博大精深,也能在学习和运用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