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的意思和解释】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非常执着,不弄清楚就不罢休。这种行为可以用成语“刨根问底”来形容。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成语:刨根问底
拼音:páo gēn wèn dǐ
意思: 比喻追问事情的根源和底细,形容人对事情非常较真,不放过任何细节,直到彻底弄清楚为止。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你这人太认真了,刨根问底,弄得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近义词: 追根溯源、穷根究底、追本溯源
反义词: 不求甚解、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日常对话 | 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感到疑惑时,会用“刨根问底”来形容对方不断提问的行为。 |
工作场合 | 在工作中,如果同事过于较真,喜欢追问每一个细节,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
学习过程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对知识有深入探究的欲望,也可以说是“刨根问底”。 |
三、成语特点
特点 | 说明 |
含义明确 | 成语含义清晰,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方式。 |
带有贬义色彩 | 虽然有时是褒义,但多数情况下带有“过于较真”的意味。 |
适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 可以出现在日常对话或文章中,表达对事情深度追究的态度。 |
四、使用示例
1. 他对这个问题刨根问底,连最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
2. 老师提醒他不要总是刨根问底,要学会接受不确定的答案。
3. 这个记者总是刨根问底,把事情调查得一清二楚。
五、总结
“刨根问底”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事情的根源和细节非常执着,追求真相。虽然这种精神在某些情况下值得肯定,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显得过于挑剔。因此,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刨根问底 |
拼音 | páo gēn wèn dǐ |
含义 | 追问事情的根源和底细 |
出处 | 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近义词 | 追根溯源、穷根究底 |
反义词 | 不求甚解、敷衍了事 |
使用场景 | 日常、工作、学习等 |
语气色彩 | 多为中性偏贬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刨根问底”不仅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也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在不同情境下,它既可以是积极的探索精神,也可能是不必要的纠缠。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