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必寡信是不是一个词】“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个成语或词语,但其实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语,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句子。下面我们将从语义、来源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
一、语义解析
“轻诺必寡信”出自《论语·学而》篇,原文是: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轻易许诺的人,往往缺乏诚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人,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 轻诺:轻易地承诺。
- 寡信:缺乏信用、不守信用。
- 多易:把事情看得太简单。
- 多难:最终会遇到更多困难。
因此,“轻诺必寡信”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对失信行为的警示,而不是一个单独的词语。
二、来源与出处
“轻诺必寡信”最早见于《论语·学而》,是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之一,强调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随便许诺。后来这句话被广泛引用,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劝诫他人不要轻易承诺、要讲信用的格言。
三、结构分析
项目 | 内容 |
是否为一个词 | 否 |
结构类型 | 句子(由“轻诺”和“必寡信”组成) |
出处 | 《论语·学而》 |
语义 | 轻易许诺的人往往缺乏诚信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劝诫、教育、提醒他人守信 |
四、结论
“轻诺必寡信”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语,而是一句具有深刻含义的古文句子。它来源于《论语》,表达了对失信行为的批评和对诚信的重视。虽然它常被当作一个整体来引用,但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它仍属于句子范畴,而非一个单独的词汇。
总结
问题 | 答案 |
“轻诺必寡信”是不是一个词? | 不是 |
它的结构是什么? | 是一个句子 |
出自哪里? | 《论语·学而》 |
表达什么意思? | 轻易许诺的人往往缺乏诚信 |
是否常用作成语? | 有时被当作格言使用,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轻诺必寡信”虽常见于各种场合,但它本质上是一个句子,而非一个独立的词语。理解其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