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的下一句是什么】“静以修身”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养德的重要理念。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自身,是实现个人品德提升的基础。那么,“静以修身”的下一句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出处、含义、延伸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原文出处
“静以修身”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的《诫子书》。全文如下: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其中,“静以修身”是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君子行为的期望。
二、下一句是什么?
“静以修身”的下一句是:
> 俭以养德
这八个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通过内心宁静来修养自身,通过节俭来培养品德。
三、句子解析
句子 | 含义解释 |
静以修身 | 通过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自身,强调内在的修养和自律。 |
俭以养德 | 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培养良好的品德,体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子孙在品德修养方面的殷切期望。
四、延伸意义
1. 修身与养德的关系
“静以修身”强调内在的自我管理,而“俭以养德”则强调外在的行为规范。两者结合,构成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2. 现代启示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注重生活简朴,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教育价值
这两句话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指南,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总结
“静以修身”的下一句是“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诫子书》。这两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指导原则。通过内修与外律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与道德的提升。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诫子书》——诸葛亮 |
原文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含义 | 通过内心宁静修养自身,通过节俭培养良好品德 |
现代意义 | 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
教育价值 | 对个人成长、家庭教化、社会风气有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