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燕然未勒归无计”出自北宋词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边塞词中的经典之作。这句话表达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无法归家的无奈与悲壮情绪。以下是对该句的详细解析。
一、原文背景
《渔家傲·秋思》全文如下: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其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尤为著名,常被用来表达边关将士的忠勇与思乡之情。
二、字面解释
- 燕然:指燕然山,古代边塞名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东汉窦宪曾在此大破匈奴,刻石记功。
- 未勒:即“未勒石”,意为尚未立功建业,没有完成军事上的成就。
- 归无计:意思是无法回去,没有归家的办法。
整句可理解为:“功业未立,归家无望。”
三、深层含义
这句词反映了边关将士的两种心理状态:
1. 忠君报国的使命感:他们深知自己肩负守土之责,不能轻易离开岗位。
2. 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虽然身在边关,但心中仍挂念着亲人和故土,无奈现实不允许他们归去。
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边塞诗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四、总结对比表
词语 | 含义 | 深层意义 |
燕然 | 古代边塞山名,象征边疆 | 表示边关之地,有功业之意 |
未勒 | 尚未立功,未建奇勋 | 表达未能完成使命的遗憾 |
归无计 | 无法归家 | 表现戍边将士的无奈与坚持 |
五、结语
“燕然未勒归无计”不仅是一句诗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展现了古代将士在国家危难之际,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这句词至今仍能引起共鸣,成为中华文化中边塞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