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交睫的意思】“目不交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过度紧张、焦虑或劳累而无法入睡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睁着眼睛,连睫毛都不曾眨动,表现出极度的清醒和无法入眠的情境。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目不交睫 |
拼音 | mù bù jiāo jié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夜分不寐,目不交睫。” |
含义 | 形容因忧虑、焦虑、疲劳等原因无法入睡,眼睛一直睁着,连睫毛都不曾眨动。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精神高度紧张或身体极度疲惫的状态。 |
近义词 | 夜不能寐、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
反义词 | 安然入睡、酣然入梦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压力大:他连续加班几天,晚上躺在床上,目不交睫,脑子里全是工作的影子。
2. 情绪波动:她得知消息后,整夜目不交睫,心绪难平。
3. 身体不适:由于胃痛,他一夜目不交睫,第二天整个人都昏昏沉沉。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不眨眼”:虽然“目不交睫”字面上是“眼睛不闭”,但并非指“不眨眼”,而是强调“无法入睡”的状态。
- 与“目不转睛”混淆:后者指注意力集中,目光不转移,与“目不交睫”在含义上有明显区别。
四、总结
“目不交睫”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极度紧张、焦虑或疲劳时无法入睡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人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身体的疲惫程度。在日常生活中,若经常出现“目不交睫”的情况,可能提示需要关注身心健康,适当调整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