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跃然纸上出自哪

2025-08-31 14:54:29

问题描述:

跃然纸上出自哪,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14:54:29

跃然纸上出自哪】“跃然纸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绘画等作品形象生动,仿佛从纸面上跳出来一样。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出处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加表格的形式,详细说明“跃然纸上”出自哪里。

一、

“跃然纸上”这一成语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用来形容人物或场景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仿佛跃出纸面。其最早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宋代文人苏轼的作品中,但更确切的出处则是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出现的相关表达。

虽然“跃然纸上”作为一个完整成语的使用较为晚近,但在古代文学中,类似“跃然纸上”的描写手法早已存在,如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中,就常有对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腻描写,让人有“跃然纸上”的感觉。

因此,“跃然纸上”虽非古籍中的原句,但其精神内涵和语言风格源自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跃然纸上
含义 形容描写或描绘得非常生动,仿佛从纸面上跳出来
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小说《红楼梦》,但类似表达可追溯至宋代及更早的文学作品
文学背景 受中国古代文学中“写意”“传神”等艺术理念影响,强调形象与情感的传达
常见用法 多用于评价文章、绘画、书法等作品的表现力
相关典故 如《红楼梦》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体现“跃然纸上”的艺术效果
现代应用 广泛用于文学评论、艺术欣赏、写作指导等领域

三、结语

“跃然纸上”虽然是一个现代常用的成语,但它的文化底蕴深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表现力的追求。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能够“跃然纸上”,都是创作者技艺高超的体现。了解其出处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