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夷吾举于士的士什么意思】一、
“管夷吾举于士”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管夷吾举于士”则是这句话中提到的一个例子,用来说明人才往往在艰难困苦中被发现和提拔。
其中,“士”字在此处有特定的历史含义。在古代,“士”是社会阶层之一,通常指有一定文化修养、参与政治或军事的人。在“管夷吾举于士”中,“士”指的是官府中的小吏或司法官员。管夷吾(即管仲)最初是在士这个职位上被选拔出来的,后来成为齐国的重要宰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因此,“士”在这里的意思是“官吏”或“小吏”,表示管仲是从基层官职中被提拔起来的。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管夷吾 | 指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 | 原名管敬仲,后改名夷吾,是齐桓公的重要谋臣 |
举 | 提拔、选拔 | 表示从低层被提拔到高位 |
于 | 在、从 | 表示来源或出处 |
士 | 古代社会阶层之一,指官吏或小吏 | 在此特指司法或行政小官,是管仲最初任职的地方 |
三、总结
“管夷吾举于士”的“士”指的是古代官吏或小吏,表示管仲是从基层官职中被提拔出来的人才。这一说法体现了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强调了出身卑微但才能出众者最终能够成就大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