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早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东隅指东方、早晨,象征早年),但晚年依然有机会重新开始(桑榆指西方、傍晚,象征晚年)。它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即使在人生中遇到挫折或错过时机,也不应放弃希望,仍可努力奋发。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东隅 | 指东方,比喻早年或青春时期 | 《滕王阁序》 |
已逝 | 表示已经过去 | —— |
桑榆 | 指西方,比喻晚年或后半生 | —— |
非晚 | 不算晚,仍有时间 | —— |
二、整体含义总结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一种劝人珍惜当下、不轻言放弃的励志语句。它强调人生虽有遗憾,但只要心中有志,任何时候都不算太晚。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常见,体现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三、现实意义
方面 | 内容 |
个人成长 | 即使年轻时未能实现目标,中年或老年仍有机会改变命运 |
心态调整 | 鼓励人们面对失败时不气馁,保持乐观 |
历史人物 | 如苏轼、陶渊明等人都曾经历人生低谷,最终有所成就 |
现代应用 | 在职场、学习、创业中,常被引用以激励他人 |
四、相关名言对比
名言 | 出处 | 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关系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刘禹锡 | 强调晚年依然可以发光发热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 | 提醒人要把握青春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 | 强调不断进取的精神 |
五、结语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太晚”,关键在于是否愿意继续前行。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心怀希望,努力不懈,终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