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指什么】一、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这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描绘成一种有情感、有行为的存在,表现出它对春天迟迟不来感到不满,于是“穿庭树”、“作飞花”,仿佛在空中飞舞的花瓣。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文学上,这种拟人化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与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春天虽迟但终将到来的希望。
二、内容解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唐代诗人韩愈《春雪》 |
诗句原文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字面意思 | 白雪(即春雪)觉得春天来得太晚,于是穿过庭院中的树木,像飞舞的花瓣一样飘落。 |
修辞手法 | 拟人化(赋予白雪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表达情感 |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迟迟不来的焦急情绪,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期待。 |
艺术效果 | 增强了画面感和诗意,使抽象的自然现象具有生动的形象。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敏感与诗意的审美情趣。 |
现代解读 | 可理解为对美好事物渴望的象征,或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 |
三、结语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这一句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迟到带来的遗憾,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