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资料】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是“苏门六君子”之一,与黄庭坚、秦观等人并称,但其文学成就和影响力略逊于苏轼、黄庭坚等。陈师道一生清贫自守,淡泊名利,以诗文著称,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他早年家境贫寒,依靠舅父郭概的资助才得以入学,后因才华出众,受到苏轼的赏识,成为苏门弟子之一。陈师道的诗风质朴、沉郁,注重情感表达,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陈师道生平及主要成就表
项目 | 内容 |
出生年份 | 1053年 |
去世年份 | 1102年 |
字 | 履常 |
号 | 后山居士 |
籍贯 | 江苏徐州(今江苏徐州) |
家庭背景 | 家境贫寒,依靠舅父郭概资助才得以入学 |
学术地位 | “苏门六君子”之一,受苏轼赏识 |
文学风格 | 质朴、沉郁、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
主要作品 | 《后山集》、《后山诗话》、《答秦太虚书》等 |
思想倾向 | 倡导“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文学主张 |
人生特点 | 清贫自守,淡泊名利,重视道德修养 |
影响评价 | 在宋代文坛有一定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
陈师道虽不如苏轼、黄庭坚那样声名显赫,但在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他的文学主张也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