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鹜和骛的区别】“鹜”和“骛”这两个字在形体上非常相似,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鸟”,右边分别是“务”和“召”。但它们的含义却完全不同,常被混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字的区别,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常见词语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区别
| 字 | 拼音 | 基本意思 | 详细解释 |
| 鹜 | wù | 一种水鸟,即野鸭 | 古代多指野鸭,也用来比喻人专心致志、不浮躁。如“心无旁骛”中的“骛”不是这个字,但“鹜”常与“骛”混淆。 |
| 骛 | wù | 赶马车,引申为追求、追逐 | 后来引申为“追求、奔向”,如“好高骛远”、“心无旁骛”等。 |
二、用法区别
1. 鹜:
- 多用于描述动物,尤其是野鸭类。
- 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
- 例如:“鹜飞江上,水波不兴。”
2. 骛:
- 表示“追求、追逐”,多用于抽象概念。
- 常见于成语或固定搭配,如“好高骛远”、“心无旁骛”。
- 例如:“他一心只想着事业,心无旁骛。”
三、常见词语对比
| 成语/词语 | 正确写法 | 含义 | 常见错误 |
| 心无旁骛 | ✅ | 形容专心致志,没有其他杂念 | ❌ 心无旁鹜(误用) |
| 好高骛远 | ✅ | 指脱离实际地追求过高目标 | ❌ 好高鹜远(误用) |
| 鹜飞江上 | ✅ | 描述野鸭在江面上飞翔 | ❌ 骛飞江上(误用) |
四、总结
“鹜”和“骛”虽然读音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
- “鹜”是动物名,特指野鸭;
- “骛”是动词,表示“追求、奔向”。
在日常使用中,尤其在成语和书面语中,要特别注意区分。常见的“心无旁骛”和“好高骛远”都应使用“骛”,而非“鹜”。
五、小贴士
为了避免混淆,可以记住以下口诀:
> “鹜”是鸭子,“骛”是追求;
> “心无旁骛”记清楚,别把“鹜”当“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这两个字形相近,但含义截然不同。正确使用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清晰地区分“鹜”和“骛”的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