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捕蛇者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位捕蛇者的自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疾苦。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一、
《捕蛇者说》以“捕蛇”为线索,通过一个捕蛇人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苛捐杂税对百姓的压迫。捕蛇人虽因捕蛇而饱受折磨,但相比之下,他仍愿意承担这种痛苦,因为比起赋税和官吏的盘剥,捕蛇的危险反而显得微不足道。文章借事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强烈不满。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余闻而愈悲。 | 我听了之后更加悲伤。 |
君将哀而生之乎? | 你是要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吗? |
虽然,吾乡邻之生死乎? | 虽然如此,我的邻居们生死如何呢? |
今其室十无一二焉。 | 现在他们的家中十户中只剩下一二户了。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就困苦不堪了。 |
且吾尝闻风俗之变,贤者为之,愚者不能也。 | 并且我曾听说风俗的变化是由贤人引起的,愚人无法做到。 |
今夫不知夫之可贵,而以己之有,轻视之,此非君子之道也。 | 现在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珍贵,却因为自己拥有而轻视它,这不是君子应有的做法。 |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 | 唉!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比这蛇还要厉害呢? |
三、文章特点分析
1. 情感真挚:作者通过捕蛇者的口吻,真实地表达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 对比鲜明:文中通过捕蛇与赋税的对比,突出赋税的危害远大于捕蛇的危险。
3. 讽刺意味:文章表面上写捕蛇,实则批评朝廷的腐败和赋税制度的残酷。
4. 语言质朴:全文语言简洁流畅,没有华丽辞藻,却极具思想深度。
四、结语
《捕蛇者说》不仅是一篇记叙文,更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的优秀作品。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底层的声音,反思制度的合理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