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语什么意思】“同日而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两个事物不能相提并论,尤其强调两者在性质、价值或重要性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不同日子的事情放在一起说”,引申为“把不同时期或不同性质的事物混为一谈”。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同日而语 |
拼音 | tóng rì ér yǔ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一》:“夫子之言,岂不以今日之天下,与昔者之天下同日而语乎?” |
释义 | 把不同时间或不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认为它们具有可比性。 |
用法 | 多用于否定句中,表示不能将两件事相提并论。 |
近义词 | 相提并论、等量齐观(但“同日而语”更强调不可比) |
反义词 | 不可同日而语、不可比拟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说明 |
讨论历史事件 |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今天的全球化发展,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 强调时代背景和影响的巨大差异。 |
对比人物成就 | “他的贡献和古代科学家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 表达对现代人成就的高度评价。 |
评价技术进步 | “现在的科技水平与几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 表示技术发展的巨大飞跃。 |
三、常见误用提醒
1. 错误用法:
- “他们两个人的能力可以同日而语。”
- ❌ 错误原因:此句表示两者可以比较,但“同日而语”本身带有否定意味,通常用于否定句中。
2. 正确用法:
- “他们的成就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 ✅ 正确表达出两者不可比的意思。
四、总结
“同日而语”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事物之间的不可比性,尤其是在时间、背景或价值方面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它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逻辑性。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