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凋敝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5-09-25 03:46:44

问题描述:

凋敝意思和来源是什么,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3:46:44

凋敝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凋敝”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经济、社会或自然环境的衰败与萧条状态。在日常使用中,“凋敝”多带有负面色彩,强调一种由繁荣走向衰退的过程。以下是对“凋敝”的含义及其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词性 形容词
基本含义 指事物因长期消耗、管理不善或外部打击而变得衰败、萧条
常见用法 多用于描述经济、社会、城市、农业等领域的衰落
情感色彩 负面,表示衰败、困顿、破败
近义词 衰败、破败、萧条、荒废、颓败
反义词 繁荣、兴盛、兴旺、蓬勃

二、来源解析

“凋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文言文献中,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象或社会状况的衰败。其结构上,“凋”意为凋零、枯萎;“敝”意为破旧、破败。两者结合,形成“凋敝”一词,表达一种由盛转衰的状态。

1. 字源分析

- 凋:本义是草木枯黄、凋谢,引申为衰败、衰弱。

- 敝:原指破旧、陈旧,后引申为衰败、破败。

两字组合后,“凋敝”便具有了“因长期损耗而显得破败”的含义。

2. 历史使用情况

在古代文学中,“凋敝”常用于描写战乱后的社会状况或自然环境的破坏。例如:

> “边地凋敝,民生凋敝。” ——《明史》

这说明“凋敝”在历史上已被广泛用于描述社会或经济的衰退现象。

3.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凋敝”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如:

- 经济领域:“该地区因产业转型失败,经济陷入凋敝。”

- 城市发展:“老城区人口外流,逐渐走向凋敝。”

三、使用建议

- 在写作中,使用“凋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语言生硬。

- 若想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可以适当替换为“衰败”、“萧条”等更常见的词汇。

- 注意语境搭配,如“经济凋敝”、“城市凋敝”等,均为常见搭配。

四、总结

“凋敝”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衰败、破败”,常用于描述经济、社会或自然环境的衰退状态。它来源于古代汉语,经过长期演变,在现代仍被广泛使用。了解其含义与来源,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准确地把握其语义和用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