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南翔小笼包配方】南翔小笼包是中国传统名点之一,以其皮薄馅多、汤汁丰富、口感鲜美而著称。1979年,上海南翔镇的厨师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经典的南翔小笼包制作配方,成为后来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以下是对“1979年南翔小笼包配方”的整理与总结:
一、配方总述
1979年的南翔小笼包配方强调了面皮的柔韧性和汤汁的浓郁度,注重选材的新鲜与工艺的精细。其核心在于“皮薄如纸、汤多汁鲜、肉嫩味美”,是江南地区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作。
二、具体配方内容(总结+表格)
配料名称 | 用量(以100只小笼包计) | 说明 |
中筋面粉 | 500克 | 面团需细腻柔软,擀成极薄的皮 |
温水 | 250毫升 | 水温控制在30℃左右,有助于面团发酵 |
猪肉馅 | 1000克 | 选用肥瘦比例为3:7的前腿肉,剁碎后搅拌上劲 |
酱油 | 30毫升 | 增加咸香,提升整体风味 |
料酒 | 15毫升 | 去腥增香,使肉质更嫩滑 |
白胡椒粉 | 3克 | 增加香气,提升味道层次 |
葱姜汁 | 50克 | 由葱末和姜末加水调制而成,去腥提鲜 |
香油 | 10毫升 | 增添香味,使馅料更加润泽 |
盐 | 8克 | 调味使用,适量即可 |
汤汁 | 300毫升(可选) | 用肉冻或鸡汤制成,注入包子中增加汤汁 |
三、制作步骤简要
1. 和面:将面粉与温水混合,揉成光滑面团,醒发30分钟。
2. 擀皮:将面团搓条、切剂,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小皮。
3. 调馅:将猪肉馅与所有调料混合,搅拌均匀至起胶。
4. 包制:取一张小皮,放入适量馅料,捏褶收口,注意不要压破皮。
5. 蒸制:将小笼包放入蒸笼,水开后大火蒸10-12分钟,关火后焖2分钟再揭盖。
四、注意事项
- 面皮必须足够薄,才能保证“皮薄如纸”。
- 汤汁不可过多,否则易导致包子破裂。
- 包制时手法要轻柔,避免破坏面皮结构。
- 蒸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口感。
五、结语
1979年的南翔小笼包配方不仅体现了当时厨师对食材和技艺的深刻理解,也为后来的小笼包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如今,这一经典配方仍被广泛传承和改良,成为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