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出自于哪】“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是一句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智慧超群。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理想,也反映了古人对人格修养的极高追求。
一、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中的一段话:“夫仁人者,正心诚意,修己以安百姓,此之谓‘德配天地’;其道足以经世济民,此之谓‘道冠古今’。”意思是说,一个有德之人,其品德可以与天地相配;其道义可以超越古今,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这句话强调的是“德”与“道”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贤者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具备能够影响社会、引领时代的智慧和能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含义 | “德配天地”指品德高尚,可与天地并列;“道冠古今”指智慧或理念超越时代,为古今所推崇。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颂圣贤、君子、历史人物等,强调其道德与智慧的卓越。 |
文化背景 |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学、演讲、表彰、教育等领域,表达对德才兼备者的敬仰。 |
三、结语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不仅是古代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是现代人应当借鉴的精神财富。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与成就的同时,更应注重品德的修养与道德的实践。唯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