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方物是成语吗】“不可方物”是一个常见的词语,但很多人对其是否为成语存在疑问。本文将从词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词义解析
“不可方物”字面意思是“不能与它相比的东西”,引申为“无法比拟的、极其优秀的事物或人”。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出色,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例如:“他的才华不可方物,令人敬佩。”
二、是否为成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的收录情况,“不可方物”并未被正式列为成语。虽然它在日常语言中较为常见,但在严格的成语分类中并不属于传统成语范畴。
成语一般具有固定的结构、来源明确(多来自古代文献),并且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而“不可方物”虽然语义明确,但其结构更接近于四字短语,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
三、来源与出处
“不可方物”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七年》:“子产曰:‘夫子之言,不可方物。’”这里的“方物”意为“比得上”,整句意思是“先生的话,无法与之相比”。
因此,这个词虽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确有古典出处,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
四、使用场景
“不可方物”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尤其是在评价人物、作品、成就时使用较多。例如:
-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不可方物。
- 他的领导能力不可方物。
五、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是否为成语 | 否(未被权威辞书列为成语) |
词义 | 形容事物或人极其优秀,无法比拟 |
出处 | 《左传·昭公七年》 |
结构 | 四字短语,结构固定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正式场合 |
语感 | 带有一定的文雅色彩,较正式 |
六、结语
“不可方物”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它在现代汉语中仍被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了解其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