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的意思】“迟暮”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人到老年或事物逐渐衰落的状态。它不仅带有时间流逝的意味,还蕴含着一种对生命、时光和变化的感慨。在文学作品中,“迟暮”常用来表达对青春逝去、年华老去的感叹,具有较强的诗意与情感色彩。
一、
“迟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本意是指傍晚时分,引申为人生晚年或事物发展的后期阶段。它常被用来形容人到了老年,或者某种状态、事业、时代等进入衰退期。这个词在诗词、散文中较为常见,多带有一种深沉、感慨的情绪。
“迟暮”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概念,更是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迟暮 |
拼音 | chí mù |
含义 | 1. 指人到老年; 2. 比喻事物发展到后期或衰落阶段。 |
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后世引申为“迟暮”之意)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常见。 |
情感色彩 | 带有淡淡的哀愁与感慨,有时也含有对过去的怀念。 |
近义词 | 老迈、暮年、晚景、衰老 |
反义词 | 青春、年轻、盛年、朝气 |
示例句子 | 他虽已迟暮,但精神矍铄,仍常参与社会活动。 |
三、结语
“迟暮”不仅是时间的象征,更是人生经历的沉淀。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也让我们在面对岁月流逝时,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个人还是事物,都有其兴衰的过程,而“迟暮”正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