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杨之稊怎么读】“枯杨之稊”是一个出自《诗经》的成语,常被用来比喻在衰败中仍有新生的力量或希望。对于不熟悉古文的人来说,这个词语中的生僻字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稊”字的读音和含义。
本文将从读音、字义、出处及用法等方面对“枯杨之稊”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读音解析
“枯杨之稊”中的“稊”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读音为 tí(第二声)。
因此,“枯杨之稊”的正确读音是:kū yáng zhī tí。
二、字义解释
| 字 | 拼音 | 意思 | 备注 |
| 枯 | kū | 干枯、干涸 | 表示树木已经失去生机 |
| 杨 | yáng | 杨树 | 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 |
| 之 | zhī | 的 | 助词,表示所属关系 |
| 稊 | tí | 小草、嫩芽 | 常用于形容植物的新芽或幼苗 |
三、出处与背景
“枯杨之稊”出自《诗经·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啜啜。有漼者渊,萑苇淠淠。岂弟君子,无忝尔所。……枯杨之稊,其叶将落。”
这里的“枯杨之稊”意指虽然老杨树已经枯萎,但枝头仍长出新芽,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也有希望和新生。
四、用法与引申意义
“枯杨之稊”多用于比喻:
- 在衰败或困难中仍存在新的生机;
- 老旧事物中孕育出新的希望;
-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例如:
> “尽管公司面临困境,但仍有不少年轻员工加入,真是‘枯杨之稊’。”
五、总结
“枯杨之稊”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不仅具有文学美感,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了解其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写作时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表达。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枯杨之稊 |
| 读音 | kū yáng zhī tí |
| 字义 | 枯:干枯;杨:杨树;之:的;稊:嫩芽 |
| 出处 | 《诗经·小雅·小弁》 |
| 用法 | 比喻在衰败中仍有新生希望 |
| 寓意 | 希望、新生、坚持 |
如需进一步探讨古文成语或诗词赏析,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