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的测定】在食品、药品及环境等样品中,菌落总数是衡量其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可培养微生物的总数。该指标能够反映样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是评价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
为了准确测定菌落总数,通常采用平板计数法,即通过将样品稀释后涂布于营养琼脂表面,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统计形成的菌落数量。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广泛应用于各类微生物检测中。
菌落总数测定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内容说明 |
| 1. 样品处理 | 取适量样品,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或缓冲液进行稀释,使样品中的微生物均匀分布。 |
| 2. 涂布接种 | 将稀释后的样品液用移液管定量加入到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再加入融化的营养琼脂,摇匀后静置凝固。 |
| 3. 培养 |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36±1℃下培养48小时。 |
| 4. 计数 | 培养结束后,使用菌落计数器对培养皿上的菌落进行统计,并记录数量。 |
| 5. 结果计算 | 根据稀释倍数和菌落数量计算出原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 |
测定注意事项:
- 所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外来微生物污染。
- 稀释过程应严格按比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培养时间与温度需符合标准要求,不同微生物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条件。
- 菌落计数时应选择菌落分布均匀、形态完整的区域进行统计,避免重复计数或遗漏。
表格:常见样品的菌落总数限值(参考)
| 样品类型 | 菌落总数(CFU/g 或 CFU/mL) | 备注 |
| 食品(如乳制品) | ≤10⁵ | 不同种类限值不同 |
| 饮用水 | ≤100 | 依据水质标准 |
| 医疗器械 | 无菌 | 通常要求无菌 |
| 环境表面 | ≤10 | 一般清洁度要求 |
| 化妆品 | ≤1000 | 依据产品类别 |
通过科学规范的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可以有效评估样品的卫生状况,为产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样品类型和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