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空好音的出处】“黄鹂空好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这句诗是整首诗中的经典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之情。
一、
“黄鹂空好音”出自杜甫的《蜀相》,原诗为: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黄鹂空好音”描绘的是在春日里,黄鹂鸟在树上鸣叫,声音悦耳动听,但因无人欣赏,显得徒劳无益。诗人借此表达对诸葛亮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感慨。
该诗句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杜甫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 | 黄鹂空好音 |
| 出处 | 杜甫《蜀相》 |
| 原文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 作者 | 杜甫(唐代) |
| 诗歌背景 | 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 |
| 诗句含义 | 黄鹂鸣叫虽好听,却无人欣赏,象征诸葛亮功业未成、无人理解 |
| 文学价值 | 被广泛引用,成为描写自然与情感结合的经典名句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诗词鉴赏、文学分析、历史人物评价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黄鹂空好音”不仅是杜甫诗歌中的一句佳句,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