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耳石】耳石,又称耳石症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短暂的眩晕感,通常与头部位置的改变有关。耳石是存在于内耳中的微小钙质颗粒,正常情况下它们附着在内耳的特定区域,帮助人体感知重力和运动方向。当这些颗粒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后,就会引发眩晕症状。
耳石是一种由碳酸钙晶体组成的微小颗粒,位于内耳的前庭系统中,负责协助身体感知位置和运动。当耳石从其正常位置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时,会导致短暂的眩晕,这种现象称为耳石症或BPPV。耳石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可能与年龄增长、头部外伤或内耳疾病有关。治疗通常包括特定的体位调整动作,如Epley手法,以帮助耳石重新回到正确的位置。
表格:耳石相关知识点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
定义 | 内耳中微小钙质颗粒脱落,进入半规管引起的眩晕 |
成分 | 碳酸钙晶体(耳石) |
位置 | 内耳前庭系统(椭圆囊和球囊) |
症状 | 短暂眩晕,常伴随恶心、呕吐,与头位变化有关 |
常见人群 | 中老年人,女性更常见 |
原因 | 年龄增长、头部外伤、内耳疾病等 |
诊断方法 | 医生通过体位测试(如Dix-Hallpike测试)判断 |
治疗方法 | Epley手法、Semont手法等体位疗法;严重时可考虑药物或手术 |
预后 | 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可明显改善,复发率较低 |
耳石症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出现频繁眩晕,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