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一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这句话最早出自《三国演义》,在书中用来形容诸葛亮的智慧与才能。然而,许多人对这句成语的完整出处和下一句并不清楚。
实际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完整说法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一个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广泛知识,还突出了其对社会事务的理解与把握。
一、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个形象地描述一个人知识全面、能力出众的成语。它来源于古代文化,常用于赞美那些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人。而完整的说法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其中“中通人事”指的是对人情世故、社会关系有深刻理解。
这一说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全面性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全才”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强调“全才”,但这种精神仍然值得借鉴。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出处 | 《三国演义》(民间流传) |
完整说法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
含义 | 形容人知识渊博、见识广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他人学识或能力 |
现代意义 | 虽不强调“全才”,但仍象征全面素养 |
延伸理解 | “中通人事”指对人情世故的了解与处理能力 |
三、结语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仅是对知识广度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我们无法做到“无所不知”,但可以努力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做一个真正“知天文、懂地理、通人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