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场外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 Market,简称OTC)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证券交易所等集中交易市场形成互补。场外交易市场具有灵活性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为中小企业、新兴行业及特定金融产品提供了融资和交易的渠道。
以下是对我国主要场外交易市场的总结:
一、我国主要场外交易市场概述
我国目前主要的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银行间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私募基金等。这些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创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主要场外交易市场一览表
市场名称 | 成立时间 | 主管机构 | 服务对象 | 特点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 2013年 | 中国证监会 |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 | 非上市公众公司,提供挂牌、融资、交易服务 |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 2012年起陆续设立 | 地方政府、证监会备案 | 地方中小企业、未上市企业 | 属地化管理,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银行间市场 | 1997年 | 中国人民银行 | 金融机构、企业 | 以债券为主,流动性强,交易活跃 |
产权交易市场 | 1990年代起逐步发展 | 国资委、地方政府 | 国有资产、企业产权 | 促进国有资产流动,支持国企改革 |
私募基金 | 2007年后快速发展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 高净值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 投资灵活,监管相对宽松,投资周期长 |
三、总结
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各市场在服务对象、功能定位和监管机制上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结构。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机制的成熟,场外交易市场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