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典故故事】“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句词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兴亡、时局动荡的感慨。本文将围绕这一典故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背景与意义。
一、典故来源
“孙仲谋”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孙权,字仲谋。他是东吴的奠基者,曾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联手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辛弃疾在词中提到“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意指如今再难寻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一种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局势的无奈。
二、历史背景
| 项目 | 内容 |
| 时间 | 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 |
| 人物 | 孙权(字仲谋),东吴开国君主 |
| 背景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奠定三国格局 |
| 地点 | 长江流域,尤其是建业(今南京) |
| 意义 | 孙权以弱胜强,展现了卓越的政治与军事才能 |
三、辛弃疾的创作背景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他所处的时代,北方金人入侵,南宋偏安一隅,国势衰微。因此,他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抒怀,通过对孙权等历史英雄的追忆,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四、典故的文化意义
| 项目 | 内容 |
| 历史象征 | 孙权代表了智慧与勇气并存的英雄形象 |
| 现实映射 | 辛弃疾借此表达对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能的不满 |
| 文化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历史典故,常用于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或对现实的感慨 |
| 诗词价值 | 这首词被誉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
五、总结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其事迹成为后人歌咏的对象。辛弃疾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英雄人物的渴望。这一典故在文学和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典故概览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
| 典故含义 | 寻找像孙权一样的英雄人物,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
| 历史人物 | 孙权(字仲谋),东吴开国君主 |
| 创作背景 | 南宋时期,国家衰弱,辛弃疾忧国忧民 |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反映现实政治的无奈 |
| 诗词价值 |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一典故的内涵与价值,感受到古代文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以上就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典故故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