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5-11-07 21:09:00

问题描述:

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21:09:00

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谑”是一个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字,常用于表达玩笑、戏弄、讽刺等语义。它在不同语境中含义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多与“玩笑”“调侃”相关。以下是对“谑”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及意义的总结。

一、

“谑”在文言文中主要表示“开玩笑”“戏弄”或“讽刺”的意思。它既可以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玩笑互动,也可以用于对他人行为的调侃或批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谑”常出现在对话、书信、诗词等文体中,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性。

根据《说文解字》,“谑”字从“言”从“学”,意为“言语之戏”,强调的是语言上的幽默或调侃。在古文中,有时也作“谑语”“谑辞”“谑笑”等词使用,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需要注意的是,“谑”虽然有玩笑之意,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带有贬义,如“讥谑”“嘲谑”等,带有轻蔑或讽刺的意味。

二、表格展示

汉字 读音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例句/出处 说明
xuè 开玩笑、戏弄 《世说新语·任诞》:“王右军年减十岁,尝与谢太傅共登北山,谢公戏谑之。” 表示两人之间轻松的玩笑
xuè 讽刺、讥讽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亚父瞋目,怒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今为之击破沛公军!’……项王默然不应。……亚父曰:‘唉!竖子不足与谋!’”(注:此处虽未直接出现“谑”,但“竖子”有讥讽之意) 可引申为带有贬义的讽刺
xuè 幽默、诙谐 《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复,置物其中,令诸儒辩之,朔曰:‘臣能知之。’……帝曰:‘善。’乃赐帛二十匹,金三十斤。……朔曰:‘臣见其形,不见其心。’帝问:‘何谓也?’朔曰:‘其形似鼠,其心似人。’帝大笑,曰:‘真可谓滑稽之雄也。’” 体现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谑语 xuè yǔ 戏言、玩笑话 《红楼梦》:“宝玉道:‘我倒不曾听见你说过这话。你这话说得可真是谑语了。’” 多用于口语化表达
谑笑 xuè xiào 嘲笑、取笑 《晋书·王导传》:“导曰:‘此非汝所能知也。’于是众人皆笑,而导不以为意。” 表达一种轻松的嘲笑或调侃

三、结语

“谑”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既可用于日常的轻松交谈,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古文的语气和情感色彩。在学习和阅读古文时,应注意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谑”的具体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以上就是【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