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含义】“正襟危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严肃、端正地坐着,表现出一种庄重、恭敬的态度。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正式场合中,用来描述一个人举止得体、态度严谨的形象。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正襟 | 整理衣襟,使衣着端正 |
危坐 | 端正地坐着,不随意 |
整体来看,“正襟危坐”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仪态端庄、态度认真,体现出一种尊重和严肃的氛围。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正襟危坐”,但“跽”(跪坐)与“危坐”有相似之处。
- 现代用法:多用于描写人在正式场合或面对重要人物时的庄重姿态,如会议、演讲、考试等场景。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会议 | 领导或嘉宾正襟危坐,表示对会议的重视 |
考试 | 学生端正坐姿,表现认真态度 |
演讲 | 讲者保持端正姿态,展现专业形象 |
宗教仪式 | 信徒肃穆端坐,表达虔诚之心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严肃、端庄、正容、庄重 |
反义词 | 懒散、歪坐、随意、轻浮 |
五、总结
“正襟危坐”不仅仅是一种坐姿,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它代表着对场合、对他人、对自身的一种尊重与责任感。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职场、学习还是社交场合,保持“正襟危坐”的姿态,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正襟危坐、含义、成语、礼仪、态度、场合
以上就是【正襟危坐的含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