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全诗】一、
“青山隐隐水迢迢”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景色悠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绰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江南美景的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杜牧较为著名的一首抒情诗。
全诗如下:
> 青山隐隐水迢迢,
> 秋尽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江南的山川景色和月夜下的二十四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与怀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
诗句原文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作者 |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 |
诗体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表达对友人韩绰的思念及对江南美景的眷恋 |
主题思想 | 怀念友人、抒发思乡之情,描绘江南秋景之美 |
意象分析 | 青山、流水、明月、二十四桥等意象构成一幅江南秋夜图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含蓄 |
名句 | “青山隐隐水迢迢”、“二十四桥明月夜” |
三、结语
“青山隐隐水迢迢”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怀的寄托。它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片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情与诗意。这首诗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力量,值得细细品味。
以上就是【青山隐隐水迢迢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