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什么是九出十三归

2025-10-16 00:49:19

问题描述:

什么是九出十三归,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00:49:19

什么是九出十三归】“九出十三归”是中国传统民间借贷中的一种利息计算方式,常见于旧时的高利贷或民间金融活动中。它是一种以“九分出、十三分归”的形式进行资金借贷的方式,表面上看似合理,实则隐藏着较高的利息成本。下面将从定义、计算方式、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定义

“九出十三归”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时,实际拿到的资金为本金的90%(即“九出”),而在还款时需要归还本金的130%(即“十三归”)。这种借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高利贷,利率高达40%以上。

二、计算方式

假设借款金额为100元:

- 出借时:借款人实际收到的是90元(即“九出”)。

- 还款时:借款人需归还130元(即“十三归”)。

因此,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为:

130 - 90 = 40元

即年利率约为 44.44%(按一年计算)。

三、特点分析

特点 内容说明
隐蔽性 表面看是“九出”,但实际利息极高,不易被察觉
高利率 实际年利率可达40%以上,属于高利贷范畴
常见于民间 多用于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额借贷
利益分配不均 出借人获利多,借款人负担重
法律风险 在现代法律体系下,超过法定利率的部分不受保护

四、历史背景

“九出十三归”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民间借贷习惯,尤其在明清时期较为普遍。由于当时官方利率受到严格限制,民间借贷为了规避监管,便采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实际利率。这种做法虽然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现代社会已被视为非法高利贷行为。

五、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对民间借贷的规范化管理,尤其是《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九出十三归”这类高利贷行为已受到严格限制。借款人应提高风险意识,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必要时可寻求正规金融机构的帮助。

六、总结

“九出十三归”是一种典型的高利贷模式,其本质是通过“九出”减少借款人实际所得,再通过“十三归”增加还款压力,从而实现高额利息收益。尽管在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但在当今法治社会中,这种做法已不再合法,借款人应谨慎对待,避免因小失大。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定义 借款人实际获得90%,还款需还130%
利息 实际利息为40元(100元本金)
年利率 约44.44%
特点 隐蔽性强、利率高、易引发纠纷
法律地位 属于非法高利贷,受法律限制
历史背景 多见于古代民间借贷
现代意义 已不合法,应避免使用

如您有更多关于民间借贷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什么是九出十三归】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