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校史】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17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变迁,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被誉为“中国财经高等教育的摇篮”。
一、校史简要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1. 初创时期(1917–1921)
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由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于1917年创办,是中国最早设立商科教育的高等学府之一。
2. 独立发展时期(1921–1950)
1921年,学校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商学院”,后历经多次更名,如“中央大学商学院”等,逐步确立了在财经教育领域的地位。
3. 新中国成立后的调整(1950–1980)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经历院系调整,成为全国重点财经类高校之一。1953年,学校正式定名为“上海财经学院”,并逐渐形成以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4. 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1980–2000)
改革开放后,学校加快了教学和科研改革的步伐,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并于1999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 新世纪以来的全面提升(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上海财经大学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化进程,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财经类大学。
二、校史大事记(表格)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1917年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成立 | 中国最早的商科教育机构之一 |
1921年 | 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商学院” | 学校开始独立发展 |
1927年 | 改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商学院” | 随着国立大学体系调整而更名 |
1935年 | 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 | 成为国内重要的财经教育中心 |
1949年 | 解放后,学校被接管并进行整顿 | 适应新中国的教育体制 |
1953年 | 正式定名为“上海财经学院” | 确立财经类高校定位 |
1985年 | 恢复“上海财经大学”名称 | 标志学校重新步入发展轨道 |
1999年 | 正式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 进入现代大学发展阶段 |
2000年 | 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 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层次 |
2017年 | 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 获得国家级认可 |
三、结语
上海财经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厚德博学,经济报国”的办学理念,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作为中国财经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将继续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以上就是【上海财经大学校史】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