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全文】一、
《丰乐亭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欧阳文忠公文集》。文章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当时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被贬至滁州任知州。在滁州期间,他修建了“丰乐亭”,并以此为题写下这篇记文。
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滁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儒家“仁政”理念。
本文通过文言文的形式,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丰乐亭记》的文言原文及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
二、《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全文(表格形式)
文言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 欧阳修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开始饮用滁地的水,觉得味道甘甜。 |
问诸滁人,得山于南溪,西南望,庐山之南,皆山也。 | 向滁州人询问,得知山在南溪的西边,向西南望去,庐山的南面都是山。 |
其山川秀美,风土淳厚,人多贤者。 | 这里的山川秀丽,风俗淳朴,人才众多。 |
予尝游焉,其乐甚多。 | 我曾经游览过这里,感到非常快乐。 |
今吾与汝共处此地,乐可胜道哉! | 如今我和你一起生活在这里,快乐是难以言尽的! |
盖自唐室以来,天下多事,兵革不息。 | 自从唐朝以来,天下战乱不断,战事频繁。 |
而滁之民,独得安逸,未尝有兵革之患。 | 而滁州的百姓却能享有安宁,从未遭遇战乱之苦。 |
此岂非天之所以厚我耶? | 这难道不是上天对我的厚待吗? |
夫子曰:“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利。” | 孔子说:“君子乐于道义,小人乐于利益。” |
今滁之民,乐其利,而不失其道。 | 如今滁州的百姓,既享受利益,又不失道义。 |
是以吾得以安于斯地,而乐其乐。 | 因此我能够安心于此地,享受这里的快乐。 |
于是作《丰乐亭记》,以志其事。 | 于是写下《丰乐亭记》,来记录这件事。 |
三、总结
《丰乐亭记》不仅是欧阳修对滁州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赞美,更是他对“与民同乐”理想的一种实践与表达。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出作者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注。
通过上述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对照,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欧阳修笔下的山水之美与人情之善。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思想与人生哲理。
如需进一步分析《丰乐亭记》的写作背景、文学特色或历史意义,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