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上一年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如何做】在企业日常经营中,进项税额转出是税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企业购入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等情形时,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需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本文将总结“做上一年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如何做”的相关知识,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进项税额转出的基本概念
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应税服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可以用于抵扣销项税额。但根据税法规定,部分情况下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必须从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转出,计入成本或费用。
常见的需要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包括:
- 用于非应税项目
- 用于免税项目
- 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 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货物
- 其他按规定不得抵扣的情形
二、会计处理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在发生进项税额转出时,应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将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中转出,并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科目。
三、会计分录示例(以2023年发生的业务为例)
事项 | 原会计分录(已抵扣) |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 说明 |
购入用于职工食堂的食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00元,税率9% | 借:库存商品 1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 贷:银行存款 10,900 | 借:库存商品 9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00 | 用于集体福利,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转出 |
因管理不善导致库存商品损失5,000元,含税价6,500元,税率13% | 借:库存商品 5,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贷:银行存款 5,850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8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 | 损失部分需转出进项税额 |
购入用于免税项目的设备,价款20,000元,税率13% | 借:固定资产 2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0 贷:银行存款 22,600 | 借:固定资产 2,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600 | 用于免税项目,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
四、注意事项
1. 时间要求:对于上一年度发生的进项税额转出,应在发现该情况的当年进行账务调整,确保税务合规。
2. 凭证齐全:需提供原始发票、合同、损失证明等资料作为依据。
3. 税务申报:进项税额转出需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进行调整,避免滞纳金或罚款。
4. 账务调整:若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处理。
五、总结
做上一年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哪些支出属于不得抵扣的范围,并及时调整账务处理。通过正确的会计分录,不仅有助于企业规范财务核算,也能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建议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业务情况,咨询专业财税人员,确保处理合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