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孔板为什么叫96孔板】在实验室中,96孔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实验器材,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药物筛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实验中。那么,“96孔板”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一、名称来源
“96孔板”这个名字来源于其结构特点。这种板的每个单元都称为一个“孔”,而整个板共有96个孔,因此得名“96孔板”。它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实验效率,便于同时处理多个样本。
二、结构与用途
96孔板通常由聚苯乙烯(PS)或聚丙烯(PP)制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每块板通常分为8行×12列,共96个孔,每个孔的容量一般为200μL左右,适合进行微量实验操作。
三、为什么选择96孔板?
- 高效实验:一次可以处理96个样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 标准化操作:统一的孔数和排列方式便于自动化设备操作。
- 成本较低:相比其他高通量板,96孔板价格更经济。
- 兼容性强:可与多种检测设备(如酶标仪)配套使用。
四、常见规格对比表
名称 | 孔数 | 行数 × 列数 | 容量(μL) | 适用场景 |
96孔板 | 96 | 8 × 12 | 200 | 细胞培养、ELISA、药物筛选 |
384孔板 | 384 | 16 × 24 | 50 | 高通量筛选、蛋白质分析 |
1536孔板 | 1536 | 32 × 48 | 10 | 超高通量筛选 |
五、总结
“96孔板”之所以被称为“96孔板”,是因为它拥有96个标准孔位,能够同时进行多组实验,提升实验效率和数据一致性。它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尤其在需要批量处理样本的实验中表现尤为突出。了解其命名来源和结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这类实验耗材。
以上就是【96孔板为什么叫96孔板】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